关键词:心 年轻人 寂寞

本书可分为两大部分,第一部分包括(上)先生和我、(中)父母和我,用“我”的视角叙述了以“我”为中心的故事;第二部分是(下)先生和遗书,用先生的视角叙述了他的故事。在众多研究文献中,都将先生和遗书作为本书的核心部分,并重点研究悲剧背后的时代背景,这是最主流最重要的研究方向。但不得不承认所用的文学批评模式都是偏于中国习惯的社会——历史批评模式,而且内容上基本都忽略了先生和我、父母和我这两部分。加上我个人不太喜欢社会——历史批评模式,对前两部分也更有亲近感。所以,本文不再从社会历史方面着手,(所用模式将对读者批评、心理学批评(作者角度)、形式主义批评有所渗透),探究的内容也会偏重于前两部分。

其实前两部分所用篇幅是大于第三部分的,相较而言,它的深度与厚度自然又比不上第三部分。但一个合格的作家绝对不会浪费自己的笔墨。所以,其中必然有作者的用心。我认为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原因。

内容上,作者还是对“我”这一角色很重视的,对“我”的故事如何展开也费心尽力,常见的解释是,在年轻的“我”身上,寄托了“先生”对未来 世代的期望,“我”也是整个作品的希望所在。可能是这样吧,但”我”总觉得还能从作者角度做更个人化的解读?;形式上,以“我”和先生两个人为线索的双线结构,前后分界清晰,又联系紧密,真是很高的技巧,但看起来浑然天成,没有技巧的痕迹,可能已经达到了无技巧的程度吧。鲁迅先生说过,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。

关于作品我最深的感受是,一个年轻人,到了一定的阶段,就要开始独自担当人生,不管担当的多与少,不管他对自我和所处境地认识到了何种程度,都必定要经历孤独和寂寞。成长确实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,关于这句话,我们在面临高考时,最感同身受。18岁过后,我们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成长,我们所走的路,不是简单的青春的路,它已经和整个人生发生联系。这个作品涉及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成长,它似乎有一种纵贯人生的深度,不只属于青年时期,可以投射到整个人生阶段。

下面通过作品对“一个普通年轻人的寂寞”进行分析。

在遇到先生之后,“我”几乎对于周围一切事物都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。先生对“我”影响之大正可以看出“我”自身的单薄和寂寞。甚至可以说,“我”的寂寞是隐晦的,通过先生对“我”产生的影响,它才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。先生对于“我”来说,最大的意义也就在于,让“我”的寂寞得以呈现,并把“我”从寂寞里解救出来一部分。

为了更加清晰深入地进行探究,我将一个普通年轻人的寂寞分解出三种。

内心的寂寞

年轻人需要通过自我反省不断了解自己,完成对自我的认知。这个过程是需要独自面对的,肯定会伴随着寂寞与苦闷。

先生对自我的反省非常深刻成熟,引人入胜,能够引发我们强烈的共鸣。而“我”,似乎只是一个还未觉醒的懵懂的年轻人。其实,“我”更能代表一般年轻人的常态。“我”的活动和心理也与普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更接近。

我在海滩上反复琢磨着先生并执著追随他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想得到什么似的环视四周,屡次拜访先生,这些行为都说明了”我”内心的单薄。与这种单薄紧紧相连的就是寂寞。“我”虽然在深切体会着内心的单薄和空虚,但对自己的寂寞并没有清醒的认识。所以,当先生察觉到的时候才会提醒“我”。他说,孤独,莫甚于年轻时候,所以“我”总是想活动。“我”对恩爱夫妻的嘲弄中,也夹杂了想追求爱情却不能得到对方的不快。

我在给哥哥的信里吐露了对父母的心疼,这是一种很感性的情感,但事实上,“我”对父母的血缘亲情是含蓄内敛的,甚至偏于冷淡。“我”一时心血来潮写下这样的信,写过后心情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,“我”对此感到很羞愧,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心情易变的轻薄之徒。这才是“我”自我意识的觉醒,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斗争。这种斗争无疑的一个人内心寂寞的斗争。

学问和思想上的寂寞

在“我”看来,先生的话要比学校的讲义更为有益,先生的思想要比教授的见解更为难得。先生仿佛比站在讲坛上指导“我”的伟人更了不起得多。

由此可见,在学校学到的学问和思想并不能填补“我”内心的寂寞,先生那些活生生的思想对“我”的影响才能如此之大。

我对自己的毕业证书的态度,也可以看出”我”在学问和学业上的寂寞。“我”似乎觉得这张区分过去和未来的毕业证书,既像有意义又像没意义的一张奇怪的纸。大学,是“我”学问与思想最主要的来源地,可它却不能带来它本该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。与成就感和满足感相对的就是寂寞和空虚了。

身家的寂寞

我与自己家庭的隔阂,也是“我”寂寞的一个方面。

我对比父亲与先生的地位、修养和性格,无疑更加不喜欢父亲的乡下派头了。“我”的东京习气也与父亲的乡下派头格格不入。我们的隔阂看似是源自城乡不同的生活环境,是后天形成的。

母亲不理解我的心情。我也不是她理想中的孩子。这似乎道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寂寞,所以“我”和母亲的隔阂更凸显出深刻的无奈。

“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”“特别是接触了先生之后,常常觉得哥哥是动物性的人。”这些话很难不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淡漠和不能跨越的隔阂。

虽然“我”与家庭的隔阂存在,身家的寂寞很明显,但最坚固的血缘亲情的联系,可以把这种寂寞与隔阂淡化。我觉得,这才是比较真实的一种状态。我很欣赏对亲情的这种描写,它的真实性和陌生性让人动容。真实性在于它不是一贯地把亲情片面神圣化,而是坦然展现了亲情黯淡的一面。中国人太为孝所束缚,不敢把看似“不孝”的思维堂而皇之地拿出来,其实是虚伪的。近现代很多著名的作家似乎都能用真实的态度来描写亲情,但一般而言,太多人或者说每个人,还是不能完全打破这个牢笼,只懂一味地赞美和感恩,对其中的黯淡甚至阴暗避之不谈,不能不让人觉得这是意识形态下的畸形文化。陌生化是文学的一种技巧,用陌生的方式呈现我们熟悉的现实,从而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,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。正因为是陌生化的现实,我们才能有一种相通却不相同的体验。

在父亲弥留之际,我毫不犹豫地跳上东京的火车去寻求先生最后的消息。开始,我想用毅然决然代替毫不犹豫,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为有一定的悲壮性,毕竟弃父亲于不顾,后来才发觉,这是典型的模式化思维,没有认真考虑它的语境。“我”其实经过了对现状冷静的思考,父亲已经失去意识,“我”在能够陪伴他的时刻做了最大努力,相较先生的突然离开,可以放下。先生对于“我”的寂寞的解救,是“我”珍视这段情谊的最主要原因。而“我”的寂寞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“我”对它的珍视程度。所以,可以放下家里的父亲。

小结:

一个普通年轻人的寂寞,实在是太琐碎、不值得提起的东西。如果没有先生和遗书这一部分精华的支撑,也许就不能拿到台面上说。但是,作者当初肯定也是怀着和我们类似的隐隐的心疼,记录下这样一个普通年轻人的。

我读完毫无感觉,但我不否定。这算是一种进步,它不让我生厌,而是一种平淡但算不上无味的存在,就像我家到奶奶家路上那些树,我看惯了它们,熟悉到了亲切;你呢,是亲切到了喜欢。


薄荷喵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!